育儿知识
咨询热线:
400-090-0398
3月16日,同文教育集团携手羊城晚报共同举办教育新说x教育领航者同学会丨学前教育突围之道·2024湾区9+2城市群学前教育园长论坛,邀请学前教育的专家和名园长相聚广州,聚焦学前教育热点话题展开深度分享与讨论,探寻教育生态变革之路。
这是一次聚焦“大”与“小”的行内盛会:说其“大”,因不少与会嘉宾都是行内大咖,关注学前教育大环境、大生态,关乎行业生存,论述宏观且深刻;说其“小”,是因洞察幼教行业细微之处,触及孩子的喜怒哀乐、幼小心灵。
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提到,当下,学前教育既有大好形势,因为国家高度重视,正大力推行学前教育的普惠行动,同时,也面临人口增长变缓、出生率下降形势下生源不足的新挑战。在当前背景下,此次论坛研究讨论学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困难、挑战等问题,非常必要且及时。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这是一次“双品牌”的护航,听众收获了满满当当关于学前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以及关注幼儿成长的新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现场,广州同文教育研究院、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牵头,启动了《2024大湾区学前教育行业发展趋势蓝皮书》的编撰工作。华南师范大学郑福明教授及其团队将参与编撰,并呼吁大湾区的园长一起来书写学前教育行业调研报告,为学前教育行业提供更多前沿、夯实的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bat·365注册。
今年3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中提到,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7.44万所。和去年相比,大幅减少了1.48万所。
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学前教育如何在社会变革中突围?“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历史规律。要在机遇中求发展,在挑战中求突破,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郑福明说。
广东碧桂园学校副校长、PYP幼儿园园长张军表示:“面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这样才能走出‘死胡同’,因为逆向思维的最大好处是避免自以为是的创新,回归事情的本质。思考问题时换个角度,困境本身就是出路。”
张军举例,很多幼儿园在招生宣传时着重介绍园区条件、教师资源等因素,效果平平。而使用“黄金圈思维”,由内向外传达“幼儿园希望培养下一代的精英,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积极性,锻炼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能够改变世界的精英人才”,这种说法更具说服力。
张军强调,招生很重要,“留生”更重要。教育品牌宣传最根本途径还是家长口碑,“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幼儿园的含金量是招生之本,提高家长满意度是招生之重,提高知名度是招生之术。在注重招生数据的同时,也要追踪学生和教师的流失数据。
而在上海世外幼教集团直属园园长周玉坚看来,了解家长在想什么更容易达成家园一致,“市场洞察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我们站在什么位置,目标客户到底是谁。厘清定位和品牌,生成自己的组合营销方法,这样才让我们‘打’得更精准。因此,了解与满足家长的需求,画出客户画像,明确自身的优劣势对于幼儿园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要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其次课程建设十分重要,夯实课程建设同时发展个性化教育,就能让孩子学得有趣。”华外PIEP爱培幼儿园创园园长范玉梅主张,在核心竞争力、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与加强创新三个方面做加法,在教育焦虑、降本增效、减少内耗与内卷上做“减法”。“该来的时代会来,一些幼儿园的关闭也会带来机遇,不用焦虑。”而在减少无效投入和管理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效率bat·365最新,减少无意义的消耗和内卷也十分关键。
幼儿园的一天会有大量的游戏设置,孩子们天天在幼儿园里玩得很快乐,但孩子们会有什么样递进式的发展?是不是为未来做好了准备?在AI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思维模式又应发生怎样的转变?
在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叶平枝看来,当教育走向高质量的时候,课程应该被重视,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桥梁手段。
叶平枝认为,学前教育的突围应紧扣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学前教育的专业竞争力,而核心中的核心,则是园长领导力和园本课程——园长的领导决定了幼儿园的领航者会把我们领向何方,园本课程决定了幼儿园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而另一方面,园本课程决定了孩子的发展,决定了老师的培养,也决定了家园共育、教研和科研。叶平枝建议,各个地方资源、文化不同,老师和孩子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每个幼儿园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和制定自己的园本课程和文化。
创新,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郑福明认为,区别于计算机,最能体现人类独特性的是情感、思考和创造,是对生活和探究的热情、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视角。在今天,学前教育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上。“只有将孩子培养成为大写的‘人’,才具有创新的热情和能力,这就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意义。”
在香港学堂幼小学部校长Virginia Hunt看来,未来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学生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包容他人的意识。“现在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教师不再是信息的给予者,而是思想的促进者,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前教育机构要承担起关怀的责任,它帮助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我希望孩子们总是充满热情,找到他们的幸福,并使之成为他们的兴趣。”Virginia Hunt说道。
国际文凭组织(IBO)中国业务发展经理朱春凤介绍到,国际文凭组织(IB)的目标是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开创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朱春凤认为,我们培养的人要面向未来的世界,要回归到真实,和社会紧密连接。
相较智商、情商、财商、逆商等广为人知的概念,代表心理状况的“心商”,显得有些小众。不过,在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探讨学龄前孩子的心商,极具现实意义。
在论坛思辩环节,现场六位幼教、普教从业者围绕“何谓心商,如何引导孩子走向自己”,展开了精彩的思辩,加之三位导师干货满满的点评,这场思辩环节格外有料、有趣、有爆点。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实践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细清博士指出,情绪教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稳住情绪,是教育的第一步。当孩子稳住了自己的心情,他们的大脑才有空间去学习新事物(接受教育)。
广州市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园长林举卿直言:“想要孩子心商高,先要妈妈心商高。”在她看来,一个乐观平和、智慧的妈妈,无疑让孩子无论走向何处,都有温暖的支撑作港湾。
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院长潘虹认为,想要给孩子更高的心商,首先要给孩子们“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对内让孩子们建立强大的自我,在遇到委屈、愤怒时,能通过安全的方式,疏导自己的情绪;对外也要学会理解他人、互换角色,理解对方的立场,学会沟通,更好地接纳对方。
广州市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小学部校长王健谈到,幼小衔接课题中最令人头疼的,是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情绪管理问题。面对新环境的不适、与父母的分离焦虑、交友问题、接触新学科等各种因素,往往给孩子们带来各种情绪。清湾小学部编绘相应的情绪管理课程,通过彩色社区教室等环境创设和活动式的课程,帮孩子建立安全感,激发好奇心。此外,通过开设心理游戏小课堂,让孩子在游戏角色扮演中,逐步形成一种正确的自我评价。
广州市天河区童莘幼儿园园长彭珍梅分享了自己的做法:通过绘本游戏帮助孩子去认识、命名情绪;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的认知,升入中班后,鼓励孩子们整理自己的一日生活。她认为,应该尊重、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进而引导、示范给孩子看,如何表达、管理情绪。
合景教育集团学前教育总监唐娟提到,当前青少年抑郁问题日益严重,心理问题或有继续低龄化的趋势。她认为,心商培养应成为教育理念的新课题。
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硕士殷雨萱认为,无论是心商或者社会情感技能是一个孩子,也是成年人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都需要培养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综合能力,“早期的情绪学习、情绪适应可以帮孩子在后面更好融入幼儿园、小学环境,跟身边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出积极健康的心理。”
郑福明直言:“母亲的心理问题往往来源于父亲,一个男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让老婆开心!家庭关系好了,家庭教育才有基础。”
作为华附老校长,吴颖民阅生无数,他发现,无一例外,优秀的学生都有温馨和谐的家庭。如何给孩子和谐的家庭环境,如何建立恰到好处、正确的期望值,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根源,是父母、师者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