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咨询热线:

400-090-0398

当前位置: bat·365 > 育儿知识 > 饮食营养

bat·365最新漳州:会聚“一米”关爱 “童享”友爱将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

  所谓“儿童友好”,是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达成“五个友好”。简言之,就是城市的出行、教育、玩乐、医疗等,各个方面都会考虑儿童的心声、需求和权利,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宜的政策、空间、环境和服务。

  继福州、厦门、泉州分别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今年漳州市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福建日报记者深入基层走访,探寻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

  西院湖畔层林叠翠、绿道蜿蜒,风景宜人,入口处的儿童游乐区已聚集了不少小朋友。滑梯、转椅、传声筒……杨全圣与小伙伴游玩嬉戏,欢呼声此起彼伏。

  “我每晚都要来这儿玩上一阵子,打羽毛球、玩转椅是我的最爱。这里改造之后,我非常喜欢!”说罢,杨全圣便登上转椅,快速转动起来,享受速度带来的快乐。

  2019年,西院湖生态公园儿童游乐区开放,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配备18个儿童娱乐设施,在当时是市区少有的免费大型儿童娱乐场所。然而,在后续使用中,戏水区存在安全隐患、水龙头数量不够、休闲座椅不耐晒易发烫……儿童游乐区的一些短板逐渐暴露出来。

  如何立足“一米视角”,为儿童创造更有爱的城市空间?近年来,漳州市园林部门因地制宜对公园进行适儿化改造提升,更好地满足儿童需求。西院湖生态公园就在改造之列。

  经过一番改造提升,西院湖生态公园儿童游乐区地面铺上了悬浮地板,具有防滑、减震等功能;戏水区改成沙坑,并在沙坑装上了膜结构,可遮阳挡雨;增加休闲座椅等设施,方便家长看护……园林部门还携手漳州市图书馆在公园设立共享书屋,设有未成年人阅读区,为儿童提供阅读空间。

  “公园是儿童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改造提升永远在路上。我们会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持续努力,让公园更具儿童包容性、儿童体验感和儿童友好度。”漳州市风景园林中心副主任沈林达介绍,在推进公园适儿化改造建设中,漳州以儿童健身活动、体验观光等需求为导向,兼顾儿童特殊群体的需求,在公园增设儿童微乐园、儿童沙坑、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公厕、休憩座椅等设施,为各个年龄段儿童提供体验自然、交流沟通、享受游戏、激发创意的户外活动空间。

  据介绍,近年来,漳州已完成江滨公园、西溪亲水公园、四季花海、湘桥湖生态公园、西院湖生态公园等8大公园的微乐园改造提升。

  立足大公园较分散、老旧小区儿童娱乐设施数量不充分的实际,漳州还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一批既有颜值又有“温度”的口袋公园。

  “自从家门口有了口袋公园,每天都带孩子来玩,走两步就到了,很方便。”一大早,家住国贸天成小区的林舒清老人就带着1岁的孙子在家门口的口袋公园玩耍。记者看到,公园内,滑滑梯、沙坑、秋千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成了孩子每天的“开心聚集地”。

  走进芗城区芝山街道金品社区居委会,这里不仅配备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舞蹈室等运动场所和设施,还设有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共享书屋、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等充满童趣的空间。这样的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在漳州有10个。

  “儿童是我们社区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目前社区的硬件比较丰富,我们着重在软件上发力,丰富儿童文体服务供给,致力于创造一处适合孩子成长的‘温暖、活力、包容、友善’的空间。”金品社区党总支苏春梅介绍,每年暑假期间,社区利用共享空间开展各类夏令营活动和公益课程,特别是从今年7月开始,社区推出志愿服务“3个8”行动,其中有两项专门服务社区儿童,分别是每月8日和18日开展的儿童关爱、家庭教育活动,由专业团队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关爱服务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随着欢快的旋律响起,跟随着老师的指令,孩子们挥动着双手、变换着脚步,个个精神抖擞、充满活力,跳出童线日,在龙海区妇幼保健院托育园活动室里,孩子们跟随老师学歌伴舞。在这个童趣十足、设施齐全的托育园里,2岁多的小宇每天和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学儿歌、玩游戏,享受着快乐的童年时光。

  2022年2月,龙海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正式开园。作为省级普惠托育试点单位,该园设有托大班、托小班和乳儿班,为本单位及周边的0~3岁婴幼儿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如今已是“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及“福建省托育机构示范园”。

  “爷爷奶奶年纪大,身体不好,没有足够的精力带孩子。”小宇的妈妈郑女士欣喜地说,“自从有了普惠托育园,解了家里燃眉之急,孩子也得到更专业更科学的照护bat·365最新。”

  不仅解决婴幼儿的托育问题,龙海区妇幼保健院还深度融合妇幼保健专业优势,打造集营养膳食、健康管理、精细养育(医、养、育)于一体的照护模式。“医院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的医师及各类配套设施与托育园是共享的。”龙海区妇幼保健院办公室主任林欣说。

  每周四下午,医院儿童保健科便指派专业医师到托育园,为孩子们提供儿童保健、感统训练、传统中医小儿推拿等服务。同时,定期为婴幼儿进行健康体检、生长发育监测、发育商筛查。针对体弱、发育迟缓等婴幼儿,医院将提供一对一的干预方案。

  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近年来,漳州市不断加大普惠托育服务建设力度,累计投入3700多万元发展普惠托育,建成一批“公建公营、民办公助、医育结合、企业办托、校企共建、社区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有托育服务机构462家,可提供托位2.05万个;已有87家托育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医育结合”共建协议。

  针对农村早教资源缺乏的实际,也为满足家庭的多样化育儿需求,漳州还依托村(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幼儿园、普惠性托育机构等,建设“向日葵亲子小屋”,为儿童及家庭开展公益早教服务。

  “一起来切土豆,土豆土豆块,土豆土豆片……”每周二和周五上午9点,位于龙文区梧桥社区亲家驿的“向日葵亲子小屋”便准时开门“迎客”。鲜艳的色彩,温馨的布置,加上海洋球、拼图、小汽车等各类玩具,这里成为社区儿童及家庭的热门打卡地。现场,计生协会小组长通过学儿歌、玩拼图等互动游戏,对儿童进行精细动作和语言等训练,向家长分享科学育儿知识。

  “我们选拔优秀的小组长,经过专业培训并参加考试,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成为专业育婴员,兼任小屋辅导员,可入户为婴幼儿提供照护指导,并引导家长科学早教。”漳州市计生协会组宣部部长林瑞雪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16家“向日葵亲子小屋”,乡镇覆盖率超60%。有415名小组长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活跃在基层一线,为广大家庭及儿童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公益早教服务。

  “叔叔,最近小琴在家里表现怎么样?”“暑假要注意劳逸结合,多带孩子到外面走走、串门,加强人际交往……”暑假期间,漳州市妇联挂职、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带头人苏娟娟通过电话了解跟踪对象的心理状况。

  小琴是一名二年级学生,由于家人的溺爱,导致其对家庭十分依赖,不爱上学也不与人交流。去年,苏娟娟到学校开展公益心理健康服务时,在与老师交流中得知小琴经常以肚子痛、头痛为由不来上学,家长送医检查又没发现问题。随后,苏娟娟将小琴带到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心理发展中心,经心理评估,其行为属于儿童分离焦虑。

  为帮助小琴克服分离焦虑,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心葵”心理服务志愿团队制定帮扶方案,每周至少一次进校园,采用沙盘游戏、心理测评、欧卡牌、团辅活动等方式,为小琴进行心理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小琴对上学没那么抗拒了,也愿意与朋友聊天,分享心情,值日也变得积极起来。目前我们还在持续跟踪关爱小琴。”苏娟娟说。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面临严峻挑战,为了让“寂寞的花朵”向阳而生,2023年6月,漳州市妇联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共同成立漳州市家庭教育融合发展中心,依托“心葵”心理服务志愿团队,实施“心葵向阳计划”,重点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据介绍,志愿团队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生组成,他们下沉各大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心理机构、社区等度社会空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敞开心扉,帮助他们调控情绪,解决成长的烦恼。同时,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聚焦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时掌握心理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2023年以来,通过“心葵向阳计划”,先后对15285名儿童进行科学评估,为3511名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提供常态化心理疏导服务。

  今年初,漳州市妇联、市残联、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开展“益心为你”心理健康关爱系列活动,推动各方优势资源下沉到乡村,精准对接困境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心理健康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心理赋能和精神关爱。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354场。

  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去年以来,漳州市妇联积极探索区域化协同家庭教育联动机制,建设一批社区(村)家长学校,向社区(村)选派家教特派员,通过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线上课堂和定制课堂,常态化开展家教公益讲座、心理健康指导、个案辅导,为广大家庭提供更精准、更有效、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问题十分隐蔽,影响因素复杂,将服务关口前移,把相关措施做在前面,才能有效防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苏娟娟说。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求,更是一把标尺,衡量着城市的治理温度和文明程度。

  “儿童友好不仅针对城市,也该考虑农村。”8月26日,李女士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从华安县高车乡进城来看望务工的长女,借机带着孩子到西院湖生态公园儿童游乐区玩耍,在对城市公园赞叹不已的同时,感慨乡村适儿化空间和设施等资源的缺乏。

  而在芗城区居民黄女士看来,目前城区的儿童活动空间和设施都还不错,但在儿童就学、就医、出行等方面的管理还不够精细。如,小学班级大班化;部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板设置,儿童出行不便;儿童看病难、看病贵仍待解决等。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儿童的参与权易被忽视。”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带头人黄耀明教授表示,目前社会上对于儿童参与和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认识不深刻,成年人容易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给儿童,较少考虑儿童的愿望和需求,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看法就是儿童的需要,更有甚者以“爱”的名义绑架儿童的需要。加上儿童的公共参与渠道较少,致使很多儿童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黄耀明建议,应加大对“儿童友好”价值意义和内涵标准的传播力度,使社会各界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家庭、社会组织、社区、学校、政府等多元力量协同为儿童提供成长环境支持。探索建立“儿童友好”多元参与机制,在空间营造、社会服务、卫生保健等事关儿童利益的事项上倾听儿童的声音,采纳儿童的建议,并坚持系统性谋划,整体性与个性需求并举,为实现儿童基本权利及儿童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友好的空间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和适切的多元服务。

  令人欣慰的是,为进一步推广儿童友好理念,激发儿童主人翁意识,今年漳州市妇儿工委办在各县(区)推动成立儿童观察团。漳州市妇儿工委办主任陈柳介绍,儿童观察团由儿童代表、引导员和专业顾问团组成,通过建立儿童参与工作制度,开展核心素养提升学习和实地观摩体验等活动,引导儿童为儿童友好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出谋献策,说期盼、提建议,鼓励儿童争当城市的小主人,共同参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截至目前,漳州已成立6个儿童观察团。

  “我们通过‘我心目中的城市’微心愿征集和儿童绘画等方式,了解儿童的需求、感受和体验。”陈柳说,后续将从儿童视角出发,着重在软服务上发力,落实儿童关爱和权利保护,持续丰富社区公益活动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组织儿童开展“童看城市”、志愿服务、集体文体活动等,提升儿童获得感、幸福感。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记者了解到,为打造一座“可知可感可触摸”的“五个友好”儿童友好城市,漳州市发改委正开展新一轮城市适儿化改造资金需求摸底,着手筹划漳州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三年建设项目(2024年—2026年),持续推进城市适儿化改造,为孩子们构建更加安全舒心的成长和发展环境bat·365最新。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心葵”心理服务志愿团队走进漳州高新区颜厝小学开展大型心理团辅活动。(资料图片)

  在龙文区梧桥社区“向日葵亲子小屋”里,计生小组长指导家长与孩子一起玩音乐律动游戏。 李妙珠 摄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